2021 年的时候,我获得了 B 类操作证,趁着五五节,才正式打算入手短波机器。咨询了 @BI1NJK @BI1JNP @venzo 之后,最终选定了 Yaesu FT-DX10。
大概是 17 年的时候,我在高中阶段,图书馆中的电脑报,看到了树莓派加杜邦线可以发射无线电的玩法,于是我便知道了业余无线电。
和我刚接触业余无线电的时候一样,现在我遇到了同样的流程问题。
2019 年,大三阶段,想起来高中时候的无线电,想尝试玩玩。泉州地区差不多是一年组织一次考试。我并不知道考试步骤、报名方式、考试内容,也没有现在的各种微信小程序,本地的活跃度也并不高,隔了一段时间才找到了群体。
考了证书后,只知道要买个手台,在 HamZone 群里按照大家的建议,入手了宝峰 UV-5R,后来才知道核准证是有残缺频段的。
鉴于那时候的踩坑,我想需要有个社区,并且需要有个方便查阅的新手文档,于是有了 HamCQ 和手册。
现在终于入手了短波机器,却又面临了同样的困惑:
- @venzo 指导了省内执照的登记,在材料方面,我才知道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细节,并且需要争取。
- 设备到了之后,看到电源线是黑白的两根裸线,两眼一黑,问了 @BI1NJK 才知道需要自己配电源,于是买了求精 6 代
- @venzo 送了一套协谷的拉杆天线 VM-01 给我,这时候我知道了,电台和天线之间还需要馈线,于是买了钻石 M 的 10m 馈线。
- 我自己在 JYR 的淘宝店,入手了 40M 的端馈, @venzo 告知我这太长了,很不方便,于是又入手了 20M 的端馈。
- 考虑到后续可能会尝试野外架台,于是又入了大疆的户外电源,还有一个小推车,放后备箱。
当设备、端馈、天线,都到齐之后,我把天线伸到窗户外,又被难住了,我要怎么操作这个电台?哪些频段比较热闹?天线的加感要如何使用?室内地网要如何铺设?
venzo 送的天线,并没有详细的说明书,我甚至搞错了地针和拉杠的衔接方式......
以上这些,都是走一步看一步的结果,平时也没有太多时间能够和本地爱好者们交流,当我遇到问题的时候,尝试搜索B站、抖音、小红书、HamCQ、HelloCQ,发现友台们更多是在分享自己的日常,或者晦涩难懂的参数。
术业有专攻,虽然我对软件开发已经有轻车熟路的了解,但在经营了这些年的社区之后,我仍然一无所知,这可能会被笑话。
只是我感觉,仿佛又陷入到了以前的信息孤岛了,假如我是一个新人,想快速入手,该怎么做?怎么避免这些“冗余”的流程?在开发者中,我们有 Github、Serverless、Low Code,有各种 Framework、SDK 和清晰的文档,到手即用。
我大概知道,后面需要考虑天线的一些指标、日志软件的一些运用、字母解释法、Morse Code的练习、竞赛等等,但我更希望有一份完整的内容,有类似的套餐服务,告诉我 ABC 怎么搭配,像 Go 官网的 Playground、Swift Playground,或者 PHP 的手册那样,有清晰的1、2、3、4......
可能还是会有人劝我,要多和本地周边的爱好者们交流,但我认为,这并不是什么好方法(我本身不是什么社恐)。
这比接触软件开发的时候,还更让我迷茫,更加无从下手......
你愿意分享一下你是怎么入坑到现在的吗?
做为新人,我还有许多无法理解的问题,例如:1 万块钱我可以买到 Macbook 拥有生产力,并且有最先进的 M 芯片,还有优秀的苹果生态,1 万块钱买的电台,为什么像上个世纪的产物,这里面有什么高科技吗,真的值这个价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