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2
关于八木天线……
今天早上开始继续制作八木天线——不过这次使用的是直径4mm的黄铜棒——我前几天本来想着说“下次再用”,结果立马“真香”了。😂
(▲购买的黄铜棒——比不锈钢更脆。请店家初步裁切了一下。)
然后,就是馈线与有源振子的焊接。这回使用了纯度更高的焊锡丝,效果也比上次更好。
(▲焊接——馈线芯连一端,屏蔽线拧出来的一股连另一端)
但是,在全部连接、固定完成之后,我马上发现了一个问题——骑马卡与扎带离主梁太近,而有源振子每一段只通过一组扎带固定,由于重力作用,振子会下垂。
(▲示意图)
寻思良久,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喜庆——可是我手头只有红色布条呀)
如此,通过网分NanoVNA测定(感谢M哥的使用教学视频),我们得到了一个中心频率在133MHz、中心频率驻波比为1.07的八木天线。问题是:
(1)中心频率太低。在预期工作频率145.1MHz上,其驻波比已经超过10了;
(2)如此固定并不牢靠。用于固定的布条很容易滑动,这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是非常不好的。
由于尚未想到如何更好解决第二个问题,我先通过裁剪振子来调整中心频率。
猜猜怎么着?
中心频率还没上去几兆,有源振子倒是因为我在裁剪的过程中过度扭转,脱开了与馈线的连接。
淦!我至少蹲在室外顶着下午的温度用力地裁剪着振子(对于电工钳而言,4mm铜棒并不好剪——不过至少能裁剪——比不锈钢棒强多了),看来今天的工程因此暂时告一段落了。
明天得要重新焊接,再做调整,同时得要优化一下有源振子的固定——我想,也许可以使用吸管?
另外,今天看到了@Gintoki 老师制作V端四单元八木天线的帖子,受益良多。也许下次制作就可以参考这种直接插入的方式。
【特辑】CVB的登山记
由于待在学校寝室楼内,在V段通联上根本没有高度优势,往往叫了没人回,或者听听单口相声。于是在前几天,我便打算在今天早上去爬一下杭州市区的老和山(在西湖的西边)。在询问了相关经验之后,发现今天周一,白天可能并没有多少友台在线。于是,改为晚饭后去爬山。路线如下:
(▲西湖西边的徒步爬山路线。是人生中第一次独自夜爬)
事先声明,今天我总结出了几个夜爬经验,没有夜爬过的各位可以权当参考:
(1)除了手机照明,另外买个手电筒(或者头灯之类的);
(2)带上充足的水;
(3)最好找个伴和你一起爬;
(4)如果可能,白天先踩踩点。
先去到观景台。台上的视野非常开阔,城西到城东都可以看得很清楚。
(▲观景台向东看。图里的便是西湖)
然而,在守听了许久之后,发现并没有友台在频率上通联。于是果断开叫。然而,与预期相反,没有收到回复——微信群里面倒是有许多友台表示收到了我的呼叫,59+20。——这么开阔的地方,怎么可能接收不到视距传播的信号呢?
检查了亚音接收和音量设置,没有问题。那就很可能是位置的问题了。换了一个位置重新开喊,终于成功通上了@BG5BJO 老师。
(▲虽然还是以一种奇怪的姿势收到的信号,但是总比没有强)
能通上的信号都非常好。BJO老师推荐我可以去北高峰再看看——因为观景台貌似存在干扰,一些友台喊我我并不能收到。从观景台出发到目的地,大概还有2公里左右。那么爬吧!
过了观景台,路灯变得非常稀有。山越爬越高,天越来越黑,人越来越少。好在我带了一个手电筒,照着前面的路。
(▲随手拍的两张照片)
不过幸好今天我比较争气,沿着陡峭的山路(真的有点陡!)成功跟着导航走到了目的地——可是导航结束在了一个T字路口处(点名批评〇德地图),我根本不知道接下来要往哪里走。于是,我在这里决定折返,结束这次夜爬。在这之前,我在终点处又尝试进行了几次通联,当作“登顶纪念”——包括 @BH5BSD @BG5BJO 在内的许多老师都有和我通联。按照BJO老师的说法,在这个高度,已经可能通上无锡的电台了——可惜今天太仓促啦,下次得要好好试试。
下山途中,看到了璀璨的城市夜景。
(▲市内夜景)
顺便抓住了一个小“犯罪嫌疑人”——
(▲挡道的犯罪嫌疑喵——不许动!)
——然后就打道回府,骑着小电驴回学校了。
今天也是收获满满啊。
关于CW技能……
今天没什么时间继续推进度啦。
回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挺晚了——而且挺累的——所以今天让我偷偷懒,少听几组当作复习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