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H3XZT
全是我自己一个人,我近几年的确在唐山无线电发展上倾注了大量的资金、精力,中继台我们是由一个小的管理团队,但是设备都是我个人的,从来不均摊钱。因为,你要是面向大家众筹,当你不玩了,或者想更新设备,维修设备的时候,他会有人不满意,说当年那个设备有我200块钱呢……
关于这个活动,我是突发奇想,因为本地有一些大学生爱好者,包括你学弟在内,正好之前我因为向鸿凯德第一个反馈了技术建议,鸿凯德采纳后为了表示感谢赠送了我一个电台。本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我决定把这个电台作为一等奖送出去。
然后就开始了漫长的策划过程……
确定赛项内容、制定条幅、展板、买笔、打印材料、档案袋、等等等等,都是我自己一个人完成的。后来BH3FUT联系我,提供了500元资金,活动的耗材得以解决。
当然了,因为本地没有协会,我目前也没有精力或者能力去成立协会,这些事,真的是举步维艰。你要在这里办活动,要沟通协调好多东西,这些事都在过年之前搞定了。然后,正月初一、初二、初三,连续三天的下午,我去现场看,分析实验信号,规划区域。
初四、初五两天闭门造车,流程、题目、文件、现场需要带的东西,脑子里一遍遍放电影,缺什么,需要多少工作人员等等。初五,在本地群里发布了招募工作人员、裁判员的公告,因为之前也一直有沟通,所以大家相应很快。
初五晚上组织召开了参赛选手会议,培训、宣讲。
初六我一个人完成了所有工作人员的分工,指定了现场总协调、副总协调,都是我们中继台的管理员,我们经常配合,所以好多东西很默契。初六下午带着有时间的工作人员再次进入现场勘察。
初六晚上所有东西按照预案装车,反复检查核对。
初七上午到达竞赛地点,按分工布置场地。
其实,18个选手的活动,和180人、1800人的活动流程是一样的,脑袋里想的也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工作人员多少的问题
还发生了两个突发情况,初五线上培训完毕后,有人因事退赛,因为比赛需要偶数人员分组,16、18人最好,所以,马上找了替补队员,无独有偶,初六晚上,又有人因事退赛,搞了个措手不及,但是,好在提前都有预想,顺利解决。
整个假期我奉献给了这个比赛,整个青春奉献给了唐山的无线电发展,整个热爱奉献给了这个会热爱一生的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