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技术探索之旅
BI1DDQ-业余无线电爱好者 | 2025年3月-6月28日
第一章:静默的信号
故事始于一次静默的呼唤。当爱好者们准备从A证迈向B证时,一纸通联记录成了横亘在前的关卡。最初,我用Excel编织了一张标准的日志表,像一张严谨的考卷,等待被填满。
然而,现实却给了我一记清晰的信号:手机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格子让人眼晕,电脑前的记录员成了"二传手",先手写再誊录,效率低得令人沮丧。更刺痛我的是,有人为了应付报名,开始编造记录——这违背了业余无线电最珍贵的诚实精神。
第二章:AI的协奏
作为一个43岁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我本身不懂技术,不会编程。但AI的出现,让我得以用口述的方式,将想法转化为现实。从2025年3月开始,我带着一腔热忱,与DeepSeek、Trae、Qoder这三位"看不见的伙伴"并肩作战。
第三章:浏览器里的星火
2025年6月28日,系统正式上线。我用PHP和SQLite,搭建了网页版的日志系统。数据不再漂泊于纸张和表格之间,而是安静地躺在服务器里,像一封封待发的电报。
每一次通联,只需轻点几下,频率、呼号、信号报告便化作数字,被忠实记录。它简单到无需教程,却足够专业,符合所有规范。更重要的是,它让记录变得如此轻松,以至于编造失去了理由。
第四章:安卓世界的延伸
技术的旅程从未停止。当爱好者们反馈"电脑用着不方便"时,我再次与AI们商讨,将网址封装成一个简单的安卓APP。从此,无论是山巅还是海边,只要手机在手,就能随时记录每一次通联。
尾声:诚实的回声
从2025年3月到6月28日,这段旅程让我明白:技术的温度,不在于代码的复杂,而在于它能否守护一颗诚实的心。如今,我的系统不仅记录着电波,更记录着每一位爱好者的真实足迹。
通联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