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4PYM
 
这是一个很务实和恰当的质疑。
关于晶体管的性能,它的确全面碾压电子管,但是,我"鼓吹"的并不是它的性能。
就我的观察而言,电子管的失效看起来是阴极老化,阳极电流下降什么的。这可以在很早之前就通过机器的仪表判断,但是晶体管,它的损坏是毫无征兆的:我买的pixie套件,有一次突然没反应了,一摸发现管子烧了,还耗费我一个钟头用电烙铁。但是电子管只需要拔下来换新的就行了,不需要测量什么beta值配对,也不用管它是什么时候生产的,这个过程用不了一分钟。
电子管的故障无非就是漏气或者阴极耗尽,我只需要有空的时候用压缩机和干冰分子筛给它重新抽气就行了,这简单的不得了,但是晶体管我得等好几天的快递,或者动用溅射仪和能把我送走的氢氟酸重新掺杂。
另外,关于您的简单的问题,我的回答是不能。
制造晶体管,我们需要真空腔室,超级洁净的试剂和高纯的硅,很显然,实现十几毫升的电子管玻璃壳真空比一升的真空室简单的多。不过,自制电子管,它虽然也很困难,但是它的技术是可见的,就像您之前探索过,这本身就说明这是理论上可行的,要不然您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您说水很深,但是这也表明它的技术价值距离实现它和掌握它不远了。
另外,关于自主,我的目标不是用一个全自制电子管的设备通信,而是钻研并且捣鼓出这东西断供十年之后还能让设备运转的方法。全世界的库存和拆机件都可以是备用件,可是一旦特定的芯片停产或者受了制裁,设备没法用了,你一定会感觉到不甘心,然后冒出自己制造设备的想法。
关于电子管,您手里有不少,这说明您喜欢它们,我们本质上是同好,我对您自制电子管的探索充满了敬意。
关于晶体管,它们同样能被掌握,但是BJT是电流控制元件,场效应管的二氧化硅又太脆弱,它们性能好,所以我希望能把它们分配到应有的地方去,比如说调制用晶体管而功放和本振用电子管,而不是非得全用晶体管或者全用电子管,那太极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