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同环境下,GP天线(垂直天线)的底噪通常比正V天线(水平极化天线)更高,主要原因涉及 极化方式、地面影响、辐射模式 等多方面因素。以下是详细分析:

📌 详细解析
- 极化方式(关键因素!)
人为噪声(QRM)多为垂直极化
家用电器(开关电源、电机)、电力线、工业设备等辐射的噪声 主要是垂直极化,GP天线因其垂直特性会 高效接收此类干扰。
→ 正V天线因水平极化成分更多,对这些噪声的耦合较小。
雷电/大气噪声(QRN)
远距离雷电噪声的极化随机,但GP天线的低仰角特性会 更易捕获地平线方向的噪声,而正V天线的高仰角对本地噪声有一定隔离。
- 地网与地面损耗
GP天线依赖地网
若地网铺设不佳(如短地线、高阻抗土壤),会导致:
天线效率降低,但 噪声仍被接收,导致信噪比(SNR)下降。
因地电流紊乱,可能引入额外噪声(如接地回路干扰)。
正V天线为平衡结构
无需地网,噪声耦合路径更简单,受地面影响小。
- 辐射模式差异
GP天线低仰角主导
适合DX通信,但同时也更容易接收来自远方(包括噪声源)的信号。
正V天线更高仰角
对本地和近距通信更优,天然削弱部分远距离噪声。
- 近场干扰耦合
GP天线的垂直振子
像一根“吸干扰”的金属杆,易耦合周围的射频干扰(如路由器、LED灯)。
正V天线的对称结构
对非平衡干扰(如共模噪声)有一定抵消作用。
🌐 实际场景对比
城市环境
GP天线可能收到 楼下电动车充电器、电梯电机 的噪声,而正V天线因高度和极化隔离表现更好。
野外架设
若地网完善,GP和正V噪底差距缩小,但GP仍可能略高(因大气噪声)。
🔧 改善GP天线噪底的方法
优化地网
铺设至少 16根1/4λ长度地线,或用金属网替代。
使用 人工地平面(如车载GP的磁吸地网)。
增加共模扼流圈
在馈线端加 磁环(FT240-43),抑制馈线接收的噪声。
远离干扰源
将GP天线远离电源线、电器设备(距离>1/4λ)。
切换波段尝试
某些波段(如30MHz以上)噪声可能更低。
📌 结论
GP天线噪底更高是常态,尤其在电磁环境复杂的区域。
正V天线 凭借极化优势和平衡结构,通常噪声更低,但牺牲了DX效率(低仰角辐射)。
选择建议:
若追求 低噪底 → 优先正V、倒V、Dipole。
若需要 DX或便携性 → 接受GP天线的噪声,并优化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