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是只对国内用户开放?如果这样的话为什么要采取注册制而不是由呼号经算法得出ID呢?
建议使用算法生成ID的理由如下:
- DMR ID的容量是所有可能的中国呼号的近乎百倍,哪怕一个人同时使用10个设备丰聪耳神子,何时来的!?也绰绰有余,而基础设施和组播地址使用的数量甚至不太可能超过用户数量。
- 在不修改DMR的基础协议的前提下,阻止身份盗用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呼号数量远少于ID容量的前提下,分发机构不是必要的。当然可以在服务器层面通过其他方式二次鉴定,不过这将会极大的增加复杂性,可行性很差。
- 只要知道自己呼号就行,更为节约用户心智,这对于Ham群体日益增长的平均年龄来说很重要。
- 不存在注册信息泄漏的问题(因为根本没有),规避了等保之类的,和信息安全有关的麻烦问题。
减少运行流程,减轻运营组织的负担……不过我猜大家其实都很喜欢管管吧。
缺陷可能是难以商业化运营和难以面向全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