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8DLV deepweb 我才入手了这个机器;简单说一下刚刚拿到的体会:操作、交互比FT5DR好太多了,机器不需要单独购买写频线,一根mircoUSB的数据线即可满足充电和写频的需求。但是没有APRS(只有基于DSTAR模式的所谓DRPS)、接受范围比较窄(比如只有A信道能接收航空)。屏幕全彩,但是屏幕素质一般,不能触屏,切换频率需要一直旋dial。 其他的问题暂时还没遇到,仅作参考😊
BloodBlade htl 是也不是,因为不用盒子的话,目前只能连接到Wires-X网络,这个网络与YSF或者BrandMeister不是直接相连的,只能通过桥接方式加入。 BM46001曾经与Wires-X桥接过,但是似乎年久失修,或者是被关闭了。总之国内目前没有节点,不过外国节点倒是有许多很活跃的。 另:MMDVM的开发者曾表示,想要直接让5D接入MMDVM软件,需要有人提供给他Wires-X软件的连接协议。也就是说要么让八重洲公开协议,要么等有人逆向工程进行破解。
BI1UHW 5dr上手还是有难度的,比如前期要读好几本说明书才能知道大概的使用方法,有些还需要遇到或者想到的时候重新翻一遍才能记得住,菜单嵌套着很反人类。买了快半年,已知的几个影响日常使用的问题包括: 通联使用耗电量大,大概一次持续20分钟的通联能用下去一格电 原装电池自放电,同样充满uvk6的电池放置一段时间,5dr已经不能开机了,但是uvk6还是几乎满电,虽然容量有差距但是应该不至于这么离谱 配套麻烦,刷机线要买,官方定价将近300,还不能拿来升级固件 充电麻烦,线充不能用usb/typec/microusb等常用口,必须用dc口,还是慢充,快充需要再买一个座充 只支持日文和英文,而写频名称还有长度限制,且我们都知道英文和日文在表达上很吃长度 高亮屏幕收听,会有烧屏,但是我的一段时间后消失了,不知道是不是烧的不够狠 高功率长期通联温度上升很快,但是那会儿的测试是在夏天,没有测试冬天如何,但是已经证明的是同样使用uvk6在那个环境下高功率通联没有5dr烧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