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把 857 的 5 兆频率扩出来以后,这几天测试了一下效果,夜间 200 公里以内(太原 - 石家庄),信号最好的时候在 - 2(我的发射地底噪在 s9+),ssb 抄收到字母解释法,证明 5 兆业余频段的可用性还是不错的,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 5 兆没有人活动,这几天 ft8 时,频率上空空荡荡的,
倡议大家来 5 兆玩一玩,增加频率使用度

SuoYuC 应急通信手段之一,多玩一玩熟悉一下传播什么的,有备无患

    BH3XZT 还有一点是这个段最大等效全向 15 瓦,限制功率的,还得结合增益算输入到天线的功率。

    5MHz 我使用 20 米端馈天线配合天调调整,河北唐山通联天津市南开大学。5MHz 还是比较适合使用高仰角天线完成近距离的 NVIS 通信,而且楼上 BY1HT 讲到的,要求等效辐射功率不大于 15 瓦。因为 5MHz 是个对于专业通信业业务比较重要的频段,业余业务只能在相当有限的范围内活动。

      BI3PIE 我不太了解这个段的其它业务的用途,烦请您指教一下。顺便,请问南开大学的集体台还在活动吗。

        60 米中国刚开放给业余业务的时候,我做了一些国内国外的 QSO,冬季的半夜和欧洲国家通信非常顺利,有了 FT8 更方便联络 DX 电台。

        BY1HT
        首先,根据 2018 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60 米波段,大部分划分为 “固定” 业务,少部分划分给陆地移动和航空移动业务。详见图片。



        其次,一些单位拥有的大型专业短波天线,利用这个频段可完成近地(约百公里内)的固定台与移动台(车船人机等)之间的通信,加大功率的话,可以完成临近城市之间的通信联络。数传、语音、电报各种业务,很拥挤,业余只有窄窄的一小段,而且限制功率。

        BY1HT 我通联的是在学校宿舍里架设了短波台的大学生爱好者,我们年龄相仿。不是集体台,具体其学校集体台情况我不是很了解。因为其学校靠窗的稍高楼层的宿舍,可直接利用车载台以 15 瓦的功率打开河北唐山的一部业余中继台,我通过中继台得知其学校的确存在几个有呼号的爱好者。

        BY1HT NVIS 功用,用于保障视距外的近距通信。

        200 公里内夜间 15w 没有问题,太原 - 石家庄 ssb 语音清晰

        BI3PIE 怎么说 60 米适合 NVIS 呢,好歹也是短波。60 米不过是难以架设低仰角天线吧,而且还不依赖电离层天波。传播特性和 80 米相近,能不能通的远还是看天馈怎么架,太阳活跃是否在低谷期。用端馈离地少说也得 15 米,用 GP 振子单根就得将近 15 米。只是被多数人玩成了近距离通信而已。 个人拙见。

          BG2LHM 您说的对,低波段很难架设低仰角的天线,而且,一些单位采用的双线、三线天线,7.2 米的支撑杆,起飞角度肯定是不低的。其实不是适合不适合的问题,这个适合肯定是相对的。调整短波天线仰角,都可以 NVIS 或者 DX,只不过根据传播,我觉得是 3MHz 到 10MHz 比高波段更适合而已,就像您说的,低波段在常规的天线架设方式下,这是个前提……

            BI3PIE 嗯嗯,60 米玩的人太少了,大家更不愿意来了。咱有人带头暖暖场子,良性发展,慢慢热闹就会好了

            闽 ICP 备 2021006864 号 - 7 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2794 号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社区规范 积分规则 版主规则 中继规则 转载须知 更新日志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友情链接 运营报告 赞助 互联网举报中心
            是无线电,把我们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