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1OTX 设置投票时候有考虑过二分的问题,不过后来想既然是论坛的话,有新的看法只要跟帖就可以了。
数字通信的话,感觉D-Star和YSF这种虽然大家都在用,但很少见有关于内部实现的信息,当然这可能是因为数字语音一方面有声音编码专利,另一方面也是JARL和牙医所这种日本组织本来就没啥开放性吧。
不过的话FT8确实算是先进技术带来活力的正面例子了,某种意义上让在线(在电波?)的人数更多了。
说到SDR之类的话,虽然SDR在实用化没多久就有在引入HAM的圈子内,但被推广的时期似乎并不太久。而且感觉传统厂商的SDR电台也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灵活性。当然,这可能因为SDR在传统业余波段也是刚起步,等今后会有更多有意思的应用出来。
BH6ABO BH7HQT 高频段确实是有着设备价格和技术门槛的限制,不过现在的话,有很多的射频开发平台的价格已经下探到了足够廉价的地步,除了老朋友ADI的Pluto SDR之外,也新出现了很多国产开发平台(某种意义上,这些平台的出现要感谢焦博士创立的Open Wi-Fi项目的推动?)。现在搞定一套6GHz之内的平台虽然不能说便宜,但搞一套像模像样的东西出来,总体价格应该也不太会超过一套中高端的短波台站。
当然技术上的门槛限制这点肯定无法靠外界来弥补,不过现在也有很多开源项目可以利用和学习,其实还是要方便了不少的。
有关MMDVM和南山的看法,其实我觉得数字语音虽然确有其价值,但是MMDVM及其OpenDV社区总体来看其实并没有很活跃,大部分的进展都围绕在如何制造花俏的界面上。至于南山、滔滔之流,评价为和YY没什么区别,它们缺少了很多为应该为业余网络提供的功能,而这些东西他们的外国同行很久之前就做出来了。
不过HQT老师最后的观点我也是很赞同的,至少我认为在手里已有的设备还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不应该盲目追求增加新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