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orajbotoj rt,十多天了终于搞出来了,发帖纪念() 9月13号新考的A证,呼号没记错的话是16号下来的,随后一直在镇江、南京区域活跃。我注册的设备是新买的泉盛UV-K6和家里旧的特易通TH-UV88,原装天线总不得劲,给K6搭配了QS-771能50km打上南京省中继,但还是感觉差点什么。自己一直比较喜欢动手,网上又有很多自制天线教程,我便有了自制八木的想法。 9月27号拿到了nanovna(做天线最好还是配一个),并且打算做个双段天线(然而事实证明新手还是先搓单段入坑),后面两天研究了下莫克森-八木天线和KG0ZZ的uv八木,最后选择KG0ZZ那种设计,因为可用带宽大一点。 然而,我犯了几个大错误,导致制作失败,包括但不限于:选用4mm不锈钢当振子(切不动,无法修剪),螺丝固定振子(不可拆卸,不可调整间距),松垮垮的固定(有源振子摇摇欲坠)。相关过程照片删掉了,留一个最后的失败品照片看看。 (国庆好忙,我从archive.org扒下来KG0ZZ的制作教程和视频,翻译工作至今没有完成) 最后我想通了,拿家里面(装修剩下的?)的2mm铜丝开始搓单U段的七单元八木。我的尺寸参数是按照之前uv双段天线的u段部分来的,那么第一步是先剪振子。 剪出来是弯的,可以放在平的桌面上滚动找到弯曲点,手动掰直。 振子合照 找到中线 上捆扎带。主梁是不锈钢丝寄过来时用的固定物,砂纸打磨防扎手 然后是要焊馈线,如图剥出的长度其实还是偏短。 焊好后得到非常不错的偶极天线(雾) 总装带去测试,驻波偏高,遂剥去绝缘、调整间距和修剪振子(幸亏没用胶粘死)。实战有效果但不多,据反馈有点断续。 那这个时候呢我是已经发现我的驻波图形呈w形,435附近这块驻波能上到2.5然而前后都是低谷。一开始以为是有源振子剪短了,新做了一个有源振子换上,还是不行,又做了一个,依然不行。 后来我去请教Qwen(人工智能),它告诉我可能是阻抗失配。我打开史密斯一看确实,但手头没有电容,只得尝试发夹匹配 (其实ai还告诉我,你的有源振子有点短,但你过长的反射单元又弥补了这一点……只能说修剪天线时要注意比例) 之前的驻波图像 加上发夹匹配 非常巧我一次匹配就成功了,驻波比也成功拉下来了。435处最低,能达到1.03,再带出去试试 效果不错,镇江江海之门参加南京省中继点名第七,直线55km左右。 以上就是我的大致制作流程,由于自己没啥经验就不留图纸误导大家了(主要是我在外面天线不在身边)。调驻波比积累了些经验,下次试试莫克森-八木() 这里是qbg永远慢我一步的BG4QBF,祝你永不qb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