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6日许
我的基地台出现较强不明信号,信号特征为咔咔作响,频率和幅度不定,影响范围为437-440MHz,中继台、直频、卫星受到严重干扰,业余无线电业务几乎无法进行,尤其是我经常进行的UHF DX通讯
干扰信号在范围内随意跳变,横行霸道。我非常生气,怒发冲冠,势必要线下找到这个干扰

但是最近学业繁忙,基本都在写作业或者写作业的路上,唯一有空的时间也只是制作了一根CJU天线
最终忍不下去了,前天,我向老师提前询问作业内容,然后把4科作业全部写完,回家再干掉最后两科
终于有时间查干扰了!
测向设备
接收机:RTL-SDR V4(山寨版,凑活用)
天线:自制常规CJU天线(中心频率435MHz ;增益4dBi;水滴状方向图,只能用大音点法)
终端:手机下载SDR++(本来想带电脑的,但是太大了。想用TinySA Ultra,但是灵敏度和动态差点意思)

(PS:天线主梁甚至是发新证用的文件封)
接下来就是大家喜闻乐见的
测向流程
首先,我现在受扰的438频段测向,楼顶测得方向为西偏一点点北。由于幅度一直在变,所以质量比较堪忧啊,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时间段测到的数据(但接着往下看就知道这并不精准)

然后,我在去姥姥家吃饭的路上打开测向。周围高居民楼多,而且距离干扰源有一定距离,反射很多,杂散频率幅度较低,测向非常困难,遂只依靠路程内幅度变化做简单方向判断。
我根据向西路程内的幅度变化确认了,干扰源是向西边的(当时没有截图,就跟相对对讲机走远差不多)
然后,我察觉依靠及其不稳定的杂散频率来分析很不可靠且难度极高,于是我开始寻找正频率。
经过寻找,最终在450MHz频段找到了它,由于频率比较特殊(这个频率貌似不是国内的数传频段),后续频谱图将打码处理
声明:本次测向活动只检测该干扰源的信号,使用无发射功能且不属于业余无线电台SDR设备。该干扰源在430频段有内容相同的杂散发射,本次活动旨在消除业余业务有害干扰,促进业余业务有序进行,所有监测均为干扰查找和分析所需,且不存在非业余业务信号的接收与传播问题
知道正频率之后就好办了,我在姥姥家往北走,在一个路口开始测向
排除了多个楼体反射,最终天线指向正北偏一点点西的方向
于是,沿三公路向北直行,每个路口都进行一次测向,每个路口的天线方向都慢慢靠近西边
在一个断头路,天线指向正西北,但是路线不通,只能返回上一个路口向西行,然后在京城路向北直行
临近农贸市场,测向环境十分恶劣,反射过多,无法分清那些是反射,只好找了一个最大幅度的正西方向
往西走的时候,发现不对劲,幅度断崖式下跌,这说明找错了

在一个空旷的地方停下,再次测量,天线指向东北
一直穿越了田寨村,绕了这么长的弯路,还得拐回去。
不过也幸亏,空旷的环境让我得到了更可靠的数据
我综合在田寨村和断头路的数据,利用两线交叉法,将干扰源位置锁定到了工业路与建设路交叉口
再往下看就会知道,这两次数据非常可靠,结果十分精确

我们到达了这个路口,信号非常强,把LNA增益调整到0,依然有信号。
然而,在离干扰一条路之隔的地方,我绕了弯路

天线指向了东北边的厂房,我们本地人称垃圾电厂,但是其他地方也存在幅度峰值,那些毫无疑问是反射。不过这是我们站在上帝视角回顾这次进程,在我测向的时候,并没有区分出来这些反射信号。这是因为,有一个地方的幅度超过了指向厂房的方向。树木遮挡,我没有仔细去看。这其实是几栋楼形成了类似凹面镜(也可以算是简陋的大卫星锅),对信号产生了会聚,然后再反射到我这里。
我下了厂房反射信号,信号源来自相对方向西南方的错误结论
我开始向西行,结果越来越不对劲,增益为0时向西走没有想象中的提升,反而拉高增益,频谱幅度减弱了
我找了个空旷的敌方测量。哦豁!东偏一点点北!
好家伙,这玩意耍我(其实是四个厂房在一个路口四个角,环境太复杂)
我回到了那个路口,这次认定垃圾电厂为干扰源,我向北行驶,来到了垃圾电厂门口


爆表了!爆表了!镜像都出来了!
我将增益调整为0,红!频谱红了!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我将频率下调至438.500,
果然,这个干扰在438频段横扫,咔咔声十分强烈,频谱一片深红

是你没错了,我找了你好久啊,就是你,让我打不了DX,中继咔咔叫,卫星变聋子,让我多说了多少遍AGN
我的天线坚定地指向厂房,内心一笑,谜团终于解开!
我立刻让我妈进行录像取证,后续也好向无线电中心提交举报

总结
这是垃圾电厂的一个数传设备的杂散干扰,推测是因为设备出现故障。下一步,准备抽空进行协调,或者直接上报郑州无线电中心处理(不知道上报了会不会给干扰罚款,还有这个频率貌似是某特殊频段诶)
这次行动我发动的第二次测向(第一次是黑广播测向)
UHF波段通常为直线传播,易于定向,但是信号非常容易反射和会聚,对测向技术也有考验
我在此将我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首先,测向方式上,UHF波段首推徒步逼近
徒步逼近顾名思义关键点在于逼近,如图,这是实际方向和在基地站测向时的方向比较,是有偏差的。这种偏差可能来自于反射,也可能来自于设备和操作的局限。再看我上面在断头路和田寨村打的方向,十分精准。这是去除了路途中更多的复杂因素。

然后,测向点位的选择。需要一个干净没什么遮挡的环境。当然也不需要太苛刻,留几条70m的缝足够,相对稀疏就ok,不会有太多的反射
信号确认:我们要确认是否为真实的信号。我们UHF测向无可避免会收到反射信号,我有这几种方法区分是否为反射信号
第一:天线极化。墙体等反射都是不完美的,像是漫反射,因此极化方式会有所改变,转动天线,通常幅度不会有太大改变。然而实际信号源的天线,极化方式是恒定的,转动天线,信号质量会显著变差。但是不排除对方设备的天线特殊。只是手段之一,我们并不知道对方用的什么天线。不过大多数都是那种类似于苗子的天线,默认按垂直极化来,不对了再调一调。
第二:变换方向。将天线指向正后。这种做法有两种意图。第一种,利用天线方向图的后辐射瓣,利用残存幅度确认。第二种,应对直反射,就是信号打过去又回弹过来的那种,相对少见,只有近场会偶尔碰到。
第三:更换点位,利用其他点位辅助判断。例如我走弯路发现不对劲后再次进行测向
总之:测向就要多走走,不要光粘在一个地方测。反射太多就不要留恋这个地方,寻找更好的点位(空旷,或者找制高点),测向不要怕走错路,见到幅度衰减很厉害就在附近空旷的地方停下来仔细测测,何不是另开一个好点位,总之最后都要指向你的目标。善于利用天线的辐射瓣。善于分析环境,寻找可能的反射,分析环境是否适合作为测向点位。不要追求太好的设备,CJU天线加上SDR就足够了。还有就是要多出去测向测向,实战的经验永远不是一篇文章能完整说完的,也并不是看了文章就能领会得到的
后续有干扰协调、处理结果的,我将持续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