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sumikka_BA7OPF
依旧摘自《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道德和操作守则》……
二.9.7. 使用“BK”
“BK”(break)用于传输讯息的结尾,在两个电台之间快速来回转换,在传输结束时没有呼号交换。某种程度上相当于语音通联中的“over”。
例如:W1ZZZ 想知道 G3ZZZ 的名字,他在通联中拍发:“... UR NAME PSE BK”。G3ZZZ 立即回答:“BK NAME JOHN JOHN BK”。
用“BK”告知中断,随后对方用“BK”开始发送。然而后者并不总是拍发“BK”。
二.9.8 更快一些
通常都不用“BK”,某人刚停止拍发(在 break in 模式意味着你可以在单词或字符之间收听)就给了其他电台开始拍发的机会,如同面对面谈话一样,双方来回说话不需任何礼节。
二.9.9 使用“AS”(DIT DAH DIT DIT DIT)
如果在 QSO 期间有人插入(在你发射之前发送他的呼号,或者在你切换收发的时候发送他的呼号),你要让他知道你首先希望完成这个 QSO,只需发送“AS”,意思是“稍等”。
二.9.10 使用“KN”
“K”等于 over。你在结束时只拍发“K”,就给其他电台插入敞开了大门,如果你不想被打断,则要拍发“KN”。
“KN”的意思是“你只想听到你刚才拍发呼号的那个电台”(相当于“你继续,其他电台不要进来”、“只转给你”),换句话说就是“在这个时候请不要打断我们”。
“KN”主要是在陷于非常混乱的绝境时使用,可能会有这样的情景:各种电台都在回应你的 CQ,你抄到一部份呼号,于是你拍发“ON4AB? DE G3ZZZ PSE UR CALL AGN (再次) K”,当呼号是“ON4AB?”的电台回答你时,还有几个其他电台同时呼叫你,以致你不可能抄收他的呼号。
对应的方法是再次呼叫 ON4AB?并在结尾用 KN 代替 K,这是强调你只希望听到 ON4AB?回应你。例如:“ON4AB DE G3ZZZ KN”,甚至“ONLY ON4AB? DE G3ZZZ KN”。如果你在频率上的权威依然很弱,可以尝试“ON4AB? DE G3ZZZ KN N N N”(在字母 N 之间要有字符间隔),现在你是真的强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