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H3XZT 说这么多,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将业余无线电的应急通信嵌入应急部门或ZF部门的应急体系中,散兵游勇的时代早过去了,单打独斗的版本也落伍了,现在要的是大应急和体系化,达到这个水平的业余无线电应急通信是有很长的路要走的, 个人认为:首先要对本地区部门的应急预案了解(别说找不到,这些应急预案在ZF部门官网上是公开的); 其次,在了解预案的基础上,本地区的爱好者要思考如何搭建从单兵到队伍再到业余无线电应急通信自身的体系(也就是说,不是改几个背负电台,做几个应急中继的事情,设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人、地区熟悉度、以及体系互通度); 最终要考虑的是业余无线电的体系如何有效嵌入整个大的应急体系,这样才能发挥业余无线电应急通信的效能。
BI4IVE BH3XZT 抱歉哥 我与您的意见不一致 首先您说的意思 是好的 但是不应该是吧业余无线电纳入 而是把 无线电纳入 首先您熟悉了解相关无线电知识 业余无线电只是一个爱好者而已 打个可能不恰当的比喻 为何不把 钓鱼 纳入解决 人民温饱里面来? 吃鱼也能饱(业余无线电也能应急通讯)。 您所讲的是无线电视应急通讯 不是业余无线电 业余无线电就是玩具,就是一个爱好,如果你有能力可以做无线电的相关应用,你要跳出业余无线电,升华一下。不要想着业余无线电能成大气候。成大气候的是无线电。
BH3XZT BI4IVE 我认为您没有看懂我的内容,我的观点中没有说业余无线电应急通信作为主要的方式,而是业余无线电想要应急通信就需要服从趋势,以及配合体系力量,也就是说要甘于被边缘化,另外后半部分个人认为的内容,是就操作层面来讨论的,不这样做也可以,那可能是那些挂着“应急救援和应急通信”车牌的神人了。
BI1UHW BI4IVE 其实我觉得这个例子挺恰当的 平时空军可以钓鱼取乐,也很费钱,钓上来也可以解决吃饭问题,紧急情况在官方没反应过来时也可以临时解决温饱等待官方投送应急口粮 平时HAM可以通联取乐,也很费钱,通联也可以传递信息,紧急情况在官方没反应过来时也可以临时进行信息传递等待官方急救和通信增援 其实怕的是同一类人,拿着紧急救援的幌子去做不应该做的事情,扰乱氛围引起众怒,比如空军在禁钓区钓鱼,美其名曰我在解决“温饱问题”你凭什么管,HAM在限制区域乱架,美其名曰我在参与“紧急救援”你凭什么管😂
BH3XZT BI4IVE 怎么会呢,都是好朋友嘞😁,不同的视角看法不同,鉴于业余无线电与救援队的人员重叠范围还不小,这些话实际上还有说给救援队们听的意思(未来的救援队队长和通信负责人们,可以考虑一下咯)。
BD8DLV 老生常谈的话题。 以我个人的浅见,赋予业余无线电“应急通信”价值的原因在于使这一项爱好和娱乐正当化。毕竟在许多人眼里看来,没有产出、没有社会贡献的活动都是”玩物丧志“。 必须承认的是,在以往的某些紧急时刻,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为应急通信做出了贡献,不过在当今国家应急通信力量不断完善、个人手持终端脱网通信能力升级(如手机的卫星通讯、依托蓝牙协议的无网通)的大背景下,业余无线电较高的门槛、小众的团体,在紧急情况下能发挥的作用的确很有限了。当然,对于”应急通信“概念的理解,大多数时候都是指的某一个地区受灾脱网后的通信;而对于个人遇险时的通信,业余无线电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所以,爱好者们其实没必要纠结于”应急通信“这一招牌,大方承认这就是一项娱乐活动。
bg5tlx 我们就是个玩的,何苦自己给自己加戏。遇到了能帮就帮,非要把自己往专业上靠啥,再怎么比也比不过人家专业的。也不要提什么08年四川的事儿。自那以后国家在这方面没少投钱,业余哪里能比得上国家。我们就老老实实当个娱乐消遣,提升自我水平的就行。再说了给几大移动通信公司交了那么多钱,你好歹让人家发挥下价值啊,不然你花那钱干啥。天天给自己安个应急通信,真让你应急了你又拉跨了。何必呢😀
BD8DLV BG5VXJ 其实要认真来讲,以业余电台操作员和电台的数目来看,单凭爱好者是很难支撑起受灾区域和救援力量、未受灾区域之间的大量通信的。从官方部门的措辞来看,业余无线电在应急救援行动中起到的都是补充和辅助作用。既然如此,把“应急通信”的招牌给一个实际中处于辅助、次要的活动多少有点不合适。
BloodBlade BD8DLV 有另一点看法,首先因为外国更侧重小社区,所以当出现自然灾害的时候,主要也是社区内部自救。因此业余无线电在这个小社区中就会充当一个关键的应急通信地位。 然后众所周知在制定规定的时候喜欢摸着鹰酱过河,但是没考虑过鹰酱这么做的原因。 所以业余无线电在现在国内的应急通信上有用吗?如有。 而且现在许多国家也都采用了现代化的自组网应急通信装备(很贵吗,不见得,至少是Nerd们能玩得起的级别,小社区模式也能用),估计也就红脖子和MARC(没准重合率不低)喜欢吹鼓应急了。
BD8DLV BG5VXJ 还是一个观点。 承认业余无线电在紧急情况下有用,和业余无线电并不是应急通信的主干力量不冲突。既然业余无线电台不是应急通信的主干力量,直接赋予业余无线电”应急通信“的名号多少有一些不合适。 当然,每一位爱好者理论上都是应急通信的后备军。 (以上讨论都基于认为应急通信是受灾地区为整体与外界的通信)
BD8DLV BloodBlade 之前在搜索业余无线电作用资料的时候参考过Wiki。在Amateur Radio的英文页面资料[8]给出了一个例子: Taylor, Jim (29 December 2004). "Amateur radio "saved lives" in south Asia". Canadian Amateur Radio Bulletin. Radio Amateurs of Canada.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6 March 2012. Retrieved 22 November 2012 – via Hfradio.net. 这篇取自于The Canadian Amateur Radio Bulletin的文章中提到 Victor Goonetilleke, 4S7VK, president of the Radio Society of Sri Lanka (RSSL), reports that "uncomplicated short wave" radio saved lives. "Ham radio played an important part and will continue to do so," he said in an e-mail relayed to ARRL. Goonetilleke said that even Sri Lanka's prime minister had no contact with the outside world until Amateur Radio operators stepped in. 引用报道中所说的,在这场灾害中,斯里兰卡是“直到有业余无线电操作员的介入“,才与外界有接触。这样来看,对于这种国土面积小、地理位置孤立、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业余无线电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应急通信。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小社区(或者是孤立社区)的应急通信,业余无线电确实会有价值。
BloodBlade BH7HQT BloodBlade BloodBlade BloodBlade 首先从上下文来看,这里将 您全程讨论的都是救援使用 中的 救援使用 视作“用于救援人员内部使用的通信渠道”。 那现在我把我之前的几个相关回复拉出来,可以看到我并没有提到“救援人员之间联络使用”这一用法。实际上我的侧重点在于如何在以最快速度收集到信息,以避免在救援人员出动后因信息缺乏而需要主动出击获取信息,造成浪费时机的情况。尤其是在灾害分割出了大量孤立存在的人员集聚处的情况,不可能指望这种情况下每个聚集处都有能够及时的使用这个“只有专业人员才用”的通信系统的能力。 显而易见的是,而要做到这一点,提供给应急救援人士使用的信道是没有用的,只有提供一个能够轻易的主动发布信息的渠道才有用。因此,提供公众可用并且熟知或者无需学习,只要见到就会用的发布求救信号方式远比保障一个只能由特定人员使用的通信系统要有用的多。 况且无论是否有预留信道,救援人员出动时都一定会获得可用信道。我只是认为预留只是在平时会造成浪费而已,当然有多余资源预留也没啥问题,毕竟不是并紧张资源。
BG4IJK BD8FTC 角色主要设备主要目的在应急通信中的地位 国家/运营商应急通信应急通信基站迅速恢复通信网络主力,组建完整网络 救援队对讲机队员内部通信不组建网络,队员作为一个整体,在应急网络中是一个小节点 参与正规军的HAM对讲机/短波电台辅助政府部门,恢复通信、参与救援应急网络/应急救援力量中的辅助补充节点 不参与正规军的成熟HAM对讲机/短波电台社区自救、互救与体系无关,自行运行 不成熟HAM铁牌、贴纸装逼给正规应急力量添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