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ba 業餘無線電之在今日,已成立一大會社。數萬人孜孜從事研究,認為一極有價值之問題,其組織之健全,業務之繁榮,不特糾合同志,以鞏固其利益,而其獨占之學術寳藏,為國際共仰之無線電QST;他如陸海空軍隊求助於業餘之合作,以發展其交通方接應,以及民衆賴業餘無綫電以救其急者,無處不顯其能力,故世界各國,已公認其為無線電技術機關之一,在國際無線電公約起草之初,已為其特備有地位也。 卅餘年以前,并無所谓業餘無線電,且其名稱,亦無甚意義;若溯其對於无線電偉大之供獻之歷史與發展,自現世紀開始以來,其發紉时期,亦甚短促。兹将其發展之進途與年鑑簡略述之。 在無線電报未降世以前,一般青年,皆徘徊於『通空之寳驗,』設置電動機及水電瓶,聚合威姆夏斯特静電機,構造天線電報線路以作试驗。 洎乎馬可尼宣布其不用電線而能傅送“S”信號越大西洋之事實證實後,而一般冬烘之老學究,尚喃喃以敬畏上帝潜究『圣經』為目的,而青年之電氣實驗家,则反覺其中之事象,有百倍於『電氣』者在,皆齊聲問曰——『其何以致此乎?』因此遂不能不專心致志,以進求其所以然。 查業餘無線電之發,并非含有商業之意味,或谋利之目的,於其間,不過因個人對於此種學術之與趣,或在閒餘時間而埋頭於此種研究之癖好,首先在美國無数青年人中,睹此新生之玄妙科學,一方面可為個人研究上之享樂,他方面又可作人類相互交通之媒介,遂不覺心花大放協力進修,故其發展之程途,遂如春筍怒發,無所阻礙。 若欲究結業線無線電开始廣泛發展之時期,殊覺困難,惟一九〇一年,可视為業餘無線電在美國發紉之『業餘無綫電日』。 開首十年間之進步,殊覺遲緩,中間规模觕具,締造艱難,其對於此项科學研究之書籍,求其有通俗之性質者稀若晨星,所謂無線電刊物者,更無所謂矣。當时業餘家之發報機及收报機之装配,多因需要而為自製者,至所謂『一角無線電店』之光榮的新紀元,當在未來之廿年後,當其時,美國僅有數店經營製配一二種無線電機件,然其進步,仍未有艾,直至一九一二年,其範圍逐漸擴大,業餘家有用數啟羅瓦特之電力,而國內三四百里之距程內,甚可收聽者。至此一般業餘家,仍不自滿,猶津津焉作進一步之研究,卒至能用其機器,與國內大部分偏遠都市,作友誼之手談者,吾人所當記憶者,在此時期中,政府對於管理無線電,無何種規章公布,即有用無線電作通空之用者,不過發射電氣火花耳。斯時凡人皆有使用無線電之權,且能任意選用電力,自己指定之呼號,規定自己之波長,皆無何項束縛。 在一九一一之年末幾有六百業餘家已設機通報,當其時海軍及商用電台之總數,不過占數百分之廿五耳。 一九一二年,美政府派赴敦倫之國際無線電會議出席代表歸國後,而對於此種新生工業之管理詳細法規,因以產生,各業餘家不覺受下列數種限制之宣告,凡業餘報員,自此以後,其自身及其電台,必須領取執照,規定業餘電台所用之電力,至大限不得過一啟羅瓦特,所用波長,并不得超越二百釈,以此則海軍及商用之電台,始克挽囘權力,而其業務方獲有優先權又各業餘電台,必須使用已經規定印發各台之正式叫號,至於使用三七五至四二五釈波長者,必須持有印發之特種執照。 自此宣告發出,業餘家初雖驚惶,旋即鎮定;蓋由實際言之,除領取執照,及對於官商電台表示首要服從外,其他指示各點,似無選從之必要。二百粎所屆不過二五〇至三七五,而一啟羅瓦特延展至二倍,或不畏政府之訓誠。總之,在當日所謂規則者,除重要者外,非必副有強制執行之意,不論其為業餘家或其他支派之無線電台,在此順利環境中,業餘無線電逐漸繁榮。一九一四年初,業餘無線電家已增至二千人,此外關於發報程途,規模稍大者已增至四五百哩,而所謂奧定泡(即真空管)無復發力制,亦被多數先進電台用作收報機之檢波器,而技術方面,仍能保其原有狀況。 一九一四年初,有一發奮有為之業餘家,馬克興實為業餘無電界之權威者,彼會决心由哈德福之家園發一業餘無線電報至麻沙省之春田地方電台,彼所有之發報機,其射程雖不足以直接達春田,彼會利用康勒克梯省之文德楼老克之中間電台以接轉此電,果告成功。 此種接轉制度,甚屬有利,故洋中船隻,亦利用接轉原則,使電訊由洋之中途,借他船接轉以達彼船,故以前業餘家雖限於其機器之射程而不能傳送其電訊於限度以外者,今咸能利用此接轉法以傳遞其電訊矣。 此種辦法之本身,其實井無特別意義,而普遍化之後,對於世界確有特殊之利益。馬克興經數月考慮,亟欲作國民業餘無線電之組織運動,因前無動力,後無援助,遂使其心有餘而力不逮,致使此舉未能實現。然夷考美國人『群育』根性,有足稱者,設一旦業餘組織已經書面通過後,不特在冊上具名,向有其他關於組織上之複雜問題,咸以毅力解决之,否則胡以促其實現。 馬克興自經哈德福至春田轉電成功後,次晨,遂囘思前夕之成功,而關於國民業餘無線電之組織關念,縈迴胸中,憶想其詎無解决此問題之一日乎? 然有志者事竟成,昔之惶惑無措者,今則前途順利,而所謂轉電之組織,於焉成立,其目的在發展全國業餘家之轉電路線,使其普遍化,用此方法,在國中某地之一業餘家,能傳送一電訊達數百哩之外,其他業餘家,甚有能由此海岸傳送一電訊到達他海岸者有之。 不過一週之內,此新生之組織,名色大噪,又過一月,遂開始作順利之運動。一九一四年五月,馬克興與一哈德福之業者杜思加,從事起草美國業餘無線電轉電聯盟社宗旨及組織大綱,且函達政府印行之號簿所已登記之各業餘家,於是宣佈該社成立,然後徵求自由入社之社員。 應徵者湧躍參加,而請求入社之郵件,紛至沓來。一九一四年初夏,無線電同盟社,初次發行刊物,有一種藍皮呼號簿,專載三百聯盟社員之姓名,住址,呼號,電力射程,收報速率,工作時間,每冊售價五角。 由無線電及書信之宣傳,此社之名聲,遂遍佈國中,而入社社員,因以迅速增加。一九一五年一月,該會因無基業,依康勒梯省之法律,組成為非商持性質之機關。至本年三月,第二呼號簿發行,而社員已達六百人之多,不久間,以無線電之聯絡,或書信上之往來,而轉遞之連鎖路線,為此聯盟之目的而漸次成立,其成功蓋可必矣。 本年晚夏,有一最困難之事件發生,而須特為注意者。蓋欲使新入社之社員,習知該社實施之計劃,及一切事項,僅能用信函行之,實為繁難之事。須得一種公告方法,以省手續,良為急要之圖;然會中既無經費,社員又為免費入會者,呼號簿並須照價出售,勢將何為? 一九一五年十月,已獲解决辦法,馬克興與杜思加二人,私行集資印行十六頁雜誌,命名QST,作為聯盟社之正式刊物。各社員收到此項物,若欲訂閱全年者,須納洋一元,但對於社中,並不負其他義務會費。於是應者繼起,除當歐戰期間外,QST繼續發半月刊,以作該社喉舌,既有雜誌以紀錄社員之一切活動事件,各業餘無線電家,自不得不捲袖束帶,努力工作,凡一社員,對於其機件上有所發明或改良之處,儘可作成論文稿件,登諸QST一月之內,而人人感受其利者,不待言矣。該雜誌上關有餘欄,以招徠廣告,而售貨家遂不覺又發見一售貨之場合,更有利用此機會而開始製造能迎合業餘者需要之機件。 一九一六年二月,首次試驗普遍全國之轉電,先由阿瓦省地聞埠九丸之9XE舉行第一次華盛頓壽辰慶典,接轉由羅克島兵工廠黎可生上校發往合眾國各省長之電文一通,查自9XE發出後,只歷時五十五分鐘耳。而達大西洋岸,僅六十分鐘。其他如紐俄連斯及加拿大等地,不過廿分鐘耳。此種實驗的成功,雖不能十足誇耀,然熱心之創造力,亦云偉矣。 本年夏季,新加蘇省惠思費特地方,有一業餘家名查爾斯者,用留音機片將色外爾之德國中立觀察無綫電台所發電文記下,作供獻政府之明證。 該年終,有二製造家,造成特製之業餘復發力收報機,此機奇異之點,在能增高感受度及收報距程,此機出世後,不久間而越洲之接轉電訊,即在計議之中矣。 一九一七年,以未及拂曉之晨光,而一業餘無線電已橫越國境,在正月廿七日有太平岸席福勒弟兄之6EA電台,開始發遞三電,以高速度而經過三中間台,途達馬克舉氏之IZM電台,此種造詣,幾被一較大之電台所壓倒,二月六日,又有一電文,自東海岸發出,轉達西海岸,而得囘電之紀錄時間,為一時廿分鐘。 在同月之中,美國無線電聯盟社中,發生一大變化,查馬克興及杜思加二人,已實行自任為代理社長與幹事,三載於茲矣,泊一九一七年,聯盟會聲勢浩大,似有組織統系機關之可能性,本年二月廿八日,大多數業餘家,應馬克興之召而集會,會期二日告終之後,彼等已製定社章及組織大綱,規定各部職員之選舉,將全國分為六區,而每區設區長及副區長以監督之,此外又票選無線電聯盟社董事十二員,及協理四員, 美國業餘無線電聯盟社,以越洲轉電之成績實現於前,而以堅實的組織繼續於後,又終得製造家熱腸製造以供給業餘者之所需要,就各幹線以開始轉經常報務,不久間,遂有以西海岸能直接收聽東海岸之某電台見聞矣。以此而聯盟社員,幾達四千人,業餘無線電之組織,能成功於一九一七年,其長足之進展,實足以般人之懷疑焉。 在此種長足進展之中,不過二年之光陰,而一九一七年四月,美向德宣戰,同時美政府宣佈禁止使用一切業餘機器,於是業餘無線電家之天線,實行强迫折卸,業餘發報機,亦受封閉,而各種收報機遂隨之而停止使用矣。 但不久之後,海軍部代表,晤社長馬克興及副社長郝褒特於紐約,懇其代聘業餘無線電聯盟中暗練之轉電員,作為戰期內無線電教師及報務員,借資幫助,然其中時需要逼迫,五百名報員,遂立即委用。 經聯盟轉電路上最後廣播通知,不過十日之內,海部之五百報員,果集中焉! 自此以後,該社之幹員,不得不驅入於武裝的美國軍隊中,該社之根本上雖經動搖,然仍繼續努力,扶持入社之年老者與年少者之利益,而盡力延引體魄健狀之輩,使入於業務之途,其範圍內所能辦之事,皆一一進行。當一九一七年,果有希望之神降臨,蓋軍令將不禁止無線電實驗上之工作,但不得公然設立天線,雖然如次,亦實無濟於事。不久間,又有一命令發佈,嚴格限制使用無論關於何種意義之無線電機,因此命令而該社所受之打擊,尤為厲害,而QST雜誌發行數月,途附帶的受損失,於一九一七年九月,停止出版。 當此進步時期內,其中紀錄,斷而復續,續而復斷,是年中,有一電文,自哈德埠接轉達羅什安吉爾斯(Los Angeles)不過六分鐘即得同電,而加利弗尼亞州之6ZK,紐約城亦得聞之矣,芝加哥之9ZN亦得聞於巴拿馬矣,紐約之2RK亦得與直布羅陀(Gibraltar)之海船取得聯絡矣,自接轉電路(Relay Routes)成立,不捨晝夜,業務收發效率逐漸提高,所謂業務經理(Traffic Manager)之職,亦成為支薪之位置,聯盟社不轉瞬而將宿債償清,逐漸有餘款以儲於銀行。其採用之社徽,即現行實用之鑽石符號也。繼從加拿大業餘家之請求,美國無線電聯盟社之事務,遂擴張於加拿大之邊區,因而加拿大之四區分部,遂創設焉。華盛頓標準局,求得聯盟社員之合作而參預全國之無線電試驗。一九二一年,開會於芝加哥自合樂各國而來會之業餘家約四百人。 業餘無線電之特性,為推行事務實力之迅速,其有足稱道之美點,姑不置論,至其足以稱為光耀之事件,而開無線電之新紀元者,則莫過於美國業餘電台之用空管連續波以替代火花式之傳電。 雖然,用連續波真空管發電之實驗暗潮,已開始於一九一九年過去戰爭中之發電,但不過限於一小部分獲得結果耳,而電力管(Power tube)之在當時,既未為商用之營業品,其能得到此種所謂國家的戰時真空管重要品物之人,為數殆亦不多,即能得到此管者,必以非法手段蓋無疑矣。 實驗家所作成最饒興趣之發明,有難徵信仰者,即用低電力能使真空管發出之連續波屆最遠之程途一事,據稱此波既屬尖銳,且不產生局部混雜及干擾,并能斬除靜電之障害。 此種利點,切不可忽視,故當一九二一年,電力管已成為商業上之版賣品,美國無線電聯盟社極力主張業餘家採用此種連續波,經此轉變之後無線電之進步,殊覺遲緩蓋一般社員,目雖觀真空管發報,已經證明其優越,仍不免有多數忠於火花式,然此種實用物,明眼人不久將能見其普遍也。 一九二一年十月,歐洲居然有三十業餘電台可以收聽矣!其勢力果足以使世界業餘無線電化耶?蓋非偶然矣。三十電台之中,僅有三台為聯盟社公費咨往英格蘭之美籍業餘家,所使用者,乃美國機器,其所以如此者,蓋非懷疑英邦對於收受方面,無良好之工作才能,特恐其對於200米之經驗,不免缺乏耳。故鮑爾郭德勒(Paul Godly)被造蘇格蘭,建天線於其荒涼極海之濱,在法風苦雨中,工作十日,建其居於透風之帳蓬內,遂裝置其收報機,以此凡美國業餘家在空中得到之電台,必發信號於彼處,經彼試驗告終後,證實無論何時,200米之業餘信號,皆能擴達大西洋而過之,遂卸機歸美。 致其他試驗成功之地方,蓋亦不少,三分之二以上之信號橫越大西洋者,皆自連續波電台而來,此惟一堪以注意之事,切不可一笑而忽之。信仰火花式之懷疑派,重加考查,遂不得不心悅誠服,乃開始瀏覽連續波裝置之機件目錄。自此以後,空管發報之未來觀,於此可以斷言其發展之程途,有未可限量者。 若欲再求連續波功績之證據,則次年橫越大西洋之試驗,有足徵者,在歐洲方面,有315個美國呼叫,已得收聽之紀錄,尤足多者,則一法國與二英國電台,亦被美方聽得,不料對於歐洲方面之雙方通訊,已成可能之事。 當一九二三年開始時,新西蘭(New-Zealand)之業餘家,第以得到合眾國之各區域間之電台之紀錄見告,同年夏中,奧大利亞(Australia)又報稱能聽得美國各方之業餘信號,但東方區域,則無所聞,與此消息同時而來者,又有中國及日本領海中之數船亦已有得到西海岸業餘家之信號之紀錄矣。 慣性(Inertia)為物理學生習用名詞,因數(Factor)為機械問題中不可少之要件,然在無論何項事理中,均不能脫離此二項要件,業餘無線電又何莫不然,當馬可尼開始其通訊試驗時,即選用長波者,因老早火花式機件利用長波,蓋當時之無線電,時時有自然之干擾隨之,用長波自較好。 一九一二年,倫敦會議,(London Conference)已育成擴張長波於長距離之通訊信條矣,因電波降至100米以下,則其分配在通訊程途之需要極為有限,而合眾國之法律,則對於業餘家之波長,最大限且不得過200米,在多數人之心目中,皆深信此事無異禁錮業餘家之發展。 然在現行廿年中,法律對於業餘家之生存問題,自必有所寬恕,然業餘家欲為自己謀出路,自然堅決信心,以為欲得長距離之通訊,(DX)除將電波盡量縮短不為功,甚至在一九一二年,經法律之規定後,而大多數業餘者,已繼續應用其240米之通訊矣。洎一九二三年,越大西洋通訊之成功,可稱壓倒無線電界矣。然其宣示於業餘家者,豈非從事於波長之縮短之功歟?雖然,越大西洋通訊之成功固不拘於波長而然,確亦以波長而成功,但吾人認為不拘於波長者,蓋亦有其不同之理由在焉。 在潛心實驗之業餘家,嘔其心血,從事不斷的工作,且注其全力於向無足重之200米下之波長之價值,果然有志竟成,當一九二二年初間,QST雜誌論文中,公佈『130米在波士頓及哈德福間之成功,且其結果佳良』一文,表章短波之成功,一九二三年初,又由聯盟社技術人員(Technical staff)導之下,作一有統系之研充,以决定100左右之波長通訊,是否可能,先生國內各處,分設發報機三部,按預定之程序,交互發報,由200米起,每次降低10米以作試驗,至達90米為止,各個相距不同之電台,將其所得結果紀錄之,以供參證,其最足驚異者,則以波長愈縮短,所記下之信號愈佳而『短波發報之可能性』之稿件於QST大肆其宣傳。 一九二三年十一月念七日,橫越大西洋之第一次業餘收發工作完成,當其時施克勒爾(Schnel)及林納直(Rienatze)之IXMA,與法國德羅(Deloy),之8AB居然工作至數小時,此種偉績,其重要之因果不過因該三電台所用之波長在100米左近而成功者也。自然,此種試驗成功之可能性,在當日不過認為奇逢之偶然行為耳。但此種受人惑疑之事項,不久當被消滅,同時又各有電台,將波長縮至100米。仍發見其能作越大西洋之收發200米領域內之工作,不免開始消除矣。 一九二四年初,胡佛無線電會議(Hoover Radio Conference)指定業餘波帶為20米,40米,80米,然自80米至100米中間,其動用之成績不甚美滿,多滋一般人之懷疑焉。不久間,若干歐陸國家,均能用之收發矣。 繼又思轉用40米,確為當日甚短之波,讀者尤不可不知其妙用,昔之所謂不可能者,今能工作矣。遂急轉而用40米,果能與奧大利新西蘭及南非等地收發矣。 短波無綫電之發展,至此宜稍有止境矣,咸以為20米為波太短,要不能施諸實用,然天下事,詎有出乎意料之外者而夢想不到之成功,果然於即日正午使大西洋岸之電台能直接與西海岸通訊矣業餘無線電家之一場大夢,始在光天化日之下,變為永世不磨之偉績,一年以後,100米以上之波帶,已為業餘家隨便取之波長焉。 溯當日而至目前,業餘無線電之造詣,蓋無可與之比倫者,而短波無線電,其貴重性,儼若金窖,通空之熱烈,各國繼踵而起,直至空間變成極端之混亂場所,於是乎區分國籍之呼號,有共同討論之必要,遂不得不立一國際共守之公約,聯盟社乃開始發行所謂WAC執照於各洲通訊之業餘家,此項執照,已發行至數十張之多。 數年前,美國業餘聯盟之代表,赴巴黎與其廿忍餘國之代表籌商一切,一九二五年四月十七日,成立萬國業餘無線電公會,(International Amateur Radio Union)即將各國國民業餘會社聯成一大團體者,吾人始知業餘無線電乃成為世界普遍化之業務矣。 然欲將最近發展之事件,再加改進,誠屬困難,此種目的,終可達到,以此而每年中被自然屈服而加入之業餘者,卒達多數,所謂改良與發展,乃屬漸積而並進之事項。 在一般人心目中,以為一九二一年,火花式無綫電達到其發展之最高峯時,世界上蓋無可以征服之者,但不到一年,而真空管發報之企圖有望,遂開努力研究者以無窮之希望,至吾人尚未發見100米之領域時,連續波之發展,至200米已可算達到格點,然若無80米40米20米之實驗成功,在悲觀派亦100米為止步之點矣。 在目前20米可以代表最遠程通訊可靠之最短業餘波長,但此實不足以限制專心之業餘家以再探討更高之週率,然以業餘家自己之要求,故一九二七年之國際無線電條約,遂指定彼等以5至10米左近之最狹波帶矣。 5米波長帶,在一九二四年之試驗,已宣示其為對於遠距離之通訊之實用價值,蓋此種波長之通訊,僅水平距程,(Horizon range)能收聽,但業餘家終能變此種不利之點而用之,5米之機器(特以6米無線電話為最)之構造,遂有日漸增加之勢,以之作短距離之通訊,既可免天電又不受市外一切電波之干擾,幾使此機占實用之地位,當一九三年及一九三二年間,全國數千業餘家之5米工作,作驚人之大活動,於是遂有此項收發報機之新製造,以應此特別之需求,而用此超高週以通訊,足為今日超短波無線電之嚆矢。 以此觀之,從前一般自信自然無征服之餘地者,實足以證實其為心智上呆笨,惟歷史之過程,能供給吾人以並無『終極』之充分信徵。 制定法律,常為業餘家之大敵,倘非一九二年,當初立法者『人』的錯誤,則首次所遘之可怖敵害將烟消火滅矣。 時丁世界大戰之阻礙,直至一九二七年,並無國際公約之訂定,然因不久之後,關於公約上之糾紛,遇於美國境內者,亦屬層見迭出,途感覺有制定法律之必要,一方面確因技術上之進步,而國會亦早孕育制定法律之企圖者矣,然其原案之中,損害業餘家之幸福蓋有多起,若欲列舉其各項議案而撮要述其經過,將使讀者生倦,終歸無用。要而言之,自從一九一四年,美國業餘無線電聯盟社組織後,每關無線電立法之提案,當議院開會時,殆無不有聯盟社之人員親臨參加。 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二七年間,尚有一種威嚇顯示於業餘無線電家者,即市府方面,行將創製一種局部律例以限制本地業餘家之使用無線電機,於是有二省之業餘家,起而反對此項局部憲法,經六閱月之戰鬥,遇於一九二七年,得法庭之判决,宣布否認市府之管理及限制業餘無線電之使用權。 一九三二年,國際無線電會議舉行於馬德里(Madrid)各業餘家,咸以為自從一九一二年倫敦會議後,而一九二七年,全球代表會集於華盛頓。以作第一次國際無線電總會合,至今為期又五年矣。此次實為國際立法之一大關頭,然其對於業餘家之生存開題,所受打擊蓋亦不少矣。每五年一次之國際大會,因遘大戰而使其延擱,溯自華府會議,實為業餘家之危殆時期,一九一二年,由世界之觀點判斷,其所有之業餘家之人數,實不足道,由一九二年倫敦會議至一九二七年,此已過之五年中,世界各國,能决然保育業餘無線電者。惟有美國蓋一九二七年,業餘無線電代表之聚會,突遭大多數代表國之仇視,彼等不惟不承認業餘無線電家,並不喜其再存留於世界上,設非聯盟代表之努力支撑,以及合樂國當局和少數友邦代表團之堅持維護,使是在該會中得露頭角,予以現時業餘家所享受之一切權利,則是業餘家所開創之短波無線電,其珍貴性固不在業餘方面已也,而作今日廣泛之途者,莫不於此是賴。 然則業除無線電,今其已脫離一切法制上之危患歟?曰尚未至此,馬德里會議之翌年(1933)華盛頓週率之分派,及多數通行規程,與運用無線電之特優利益,激起劇烈之攻擊,吾人知業餘無線電代表在此每五年一次之會議,及其他每二年聚會一次之技術會議中,必能繼續努力,以拓殖其新領域以增進其特優利益焉。 關於華府會議中,可稱業餘家破天荒之歷史上榮譽者,即被國際文書中落筆承認其資格,而得占一無線電之地位,後此之國際會議,雖欲吹毛求疵,而設法以限制其活動,然究不能否認其存在也。 業餘無線電,固為一種大衆酷好之問題,然此非其近來在國際會議中,合眾國代表博得擁護之惟一原因,其足以為之後盾者,乃在業餘人員,於大戰中,所顯於海陸軍方面之好身手,早已受該兩方面之重視,至其他同受擁護之原因,則亦因其為大衆服務(Public Service)之成績 在大戰之中,曾有350業餘無線電家,獻其技能於美國軍中,此吾人所知者,及大戰告終,其海陸軍與業你無線電家之親善關係,當出自然,其後数年間又因數種事件,而使其關係更加切實,一九一四年,合眾國飛船聖南多,(Shenandoah)飛遊全國,業餘家準備無線電與此大飛船時時接觸一九二五年,合眾國艦隊巡弋至澳大利亞,海軍當局,欲試用短波以作將來之通訊之計畫,一切試驗之高週率機之管理運用,全恃業務經理在希德爾輪船(S. S. Seattle)為之負責焉。 至如政府海陸軍當局,與業餘家友善之關係,則固結於一九二五年,當是年中,海陸軍當軸,皆來聯盟社表示提倡合作意志,故無線電海軍預備隊,(Radio Naval Reserve)及陸軍業餘無線電網,(Army Amateur net)即由此提議而發者也, 業餘家與軍隊合作最光榮之歷史,其先例自一九三○年元月始,當其時,因軍政部之要求,聯盟無線電員,遂組織一通信軔,俾與陸軍第一遊擊隊(Army's first Patrol Group)之北極號探險飛機(Arctic patrol flight)相接觸,因該機由米司干,斯波坎,華盛頓等處然後歸來,一九三一年,航空隊舉行陸軍飛600架空前之大表演,然在此種操演之中,無線電實負重要之使命,蓋其中有數機啣有飛繞新英倫(New England)之命令,則此機有在空三日之必要,當時軍政部之無線電通訊系統,未嘗普遍,而航空隊所到之處,未能皆有電台之設立,自不得不借助于聯盟以組織業餘無線電通訊網,果然當航空隊翱翔於新英倫之上空時,24小時中,十足的通訊實效,確賴業餘無線電台之通訊有以成之,業餘家因此次及北極探險號飛機所奏之奇績,遂博得軍政部及航空隊之佩譽。 業餘無線電家,服務公家,此實為光榮之歷史,然其所服任務,又大別為二種,一為緊急之任務,一為遠征之任務,特以篇幅有限,欲將業餘家對此兩種任務,詳為敘述,實所未能,吾人不過將業餘家之功績,抉其要略,表而出之可也。 自一九一九年以來,業餘家對於本國暴風洪水等緊急之向外通訊,在三十起以上而最著名者則為一九二六年福羅尼達(Florida)之風,1927密士石壁(Mississpi)及新英格蘭洪水。 一九二八年,加利福尼亞(California)之河堤决口,及第二次福羅尼達之颶風,當一九三一年時,新西蘭尼加拉規(Nicaraguan)之地震,那白拉多(Labrador)惠金(Viking)礦坑暴炸之慘劇,以及一九三二年嘉連特,(Caliente)加利福尼亞,特克沙(Texas)之國德露浦流域上部等處之洪水,在上述種種災害之中,業餘無線電家無不大盡其救助之義務,而業餘無線電之所以為全球所推重者,因其交通效力,較之任何方式,為優越也。 陸軍業餘無線電網之主要任務中,堪以自雄者,即另有一種同級業餘報務員之組織,專供國內風災,及其他緊急之救護,此外如紅十字會,在合眾國各省之中央部皆與鄰近之業餘電台取有聯絡,亦作成緊急服務計畫步凑中之一。 若溯及業餘家與遠征隊合作之歷史,則自一九二三年始,先是康勤悌省(Conn)自尼思多(Bristol)之聯盟社員旦密克思,(Don Mix)麥克米蘭,(McMilan)塔播渡營(Bowdoin)號雙輕舟,往征北極,船上所設之無線電機,由旦氏負責,故散處加拿大及合眾國之業餘家,均能與之接觸,此次探險之成功,克臻至此者,固所當然,後此麥氏無論至何處遊歷,非有短波機及業餘者為侶不可。 於是其他之探險家,因目覩麥氏之成功,又繼踵而起,要求聯盟社作同樣之設備,以便其行程,一九二四年,另一遠征隊,得業餘無線電家之合作,而成功,一九二五年。又有三探險家,得業餘無線電之幫助,而勇往直前,一九二八年一年中,業餘家隨探險家而出發之數,已達九起,自此以後,每年之間,聯盟總部,(League Headquater)收到此項請求書者,絡繹不絕,直至現時,總計航海遠征之得助者,不下百數,曠觀今日,由國內出發至世界最窵遠之各地深險者,其得與家園接觸之媒介物,捨物業餘無線電莫屬矣。 當褒德遠征隊(Byrd Expedition)至北極時,其中報務員有三人為業餘者,故業餘無線電台之在合眾國,其代本國通訊之義務者,實居大部分。 即在航空方面,業餘家所効之勞,蓋亦不少,褒德利用於南北極之遊歷,魏爾金(Wilkins)飛行美洲北方之大荒原,及南極之遊歷,而將一業餘無線電員帶達極地,(Polar Regions)其間電報之收發,皆賴業餘者為之摒擋。除此之外,其所當任務性質稍異者,則為數年前在羅什安其爾斯,及三年前在克勒維蘭,(Cleveland)為國民航空競賽(National Air races)設備一切需要機器,以聯絡台(Judge stand)及遠處錦標門(Outlying pylons)間之通訊,俾得查核預賽之飛機,而報告得標及脫賽等之詳悉報告,緊急之營救,非常的通訊,及其他不可勝數之公眾服務,業餘家無不乗其急公好義之心而為之,未嘗觀物質上之酬報也。故業餘無線電在美國整個國民生活上,成為一種極占重要之體系。 業餘無線電在今日之無線電世界中,已占絕對固定之地位矣,斯不愧鐵中錚錚,人中皎皎之美稱也歟?其造詣與分名,向方興未艾,然業餘家之服從法律,又無出其右者,關於業餘無線電之起緣與發展之概要,至此將告一段落,讀者不過得其一瞥而已。其中罣漏,蓋所不免,總括言之,業餘無線電家,親合全球同志,向真理而奮鬥,堅苦卓絕,不慕榮利,有志者事竟成,吾人無以名之,特稱之曰業餘精神,(Amateur Spirit) 美國無線電電聯社,美國無線電聯盟社,(A.R.R.L.)之在今日,非特代表其本國之業餘家已也,實成為世界最大之業餘組織,其性質既非商營,又非股份公司,聯盟之社員,即為A.R.R.L.及QST之主人翁。 其所以有聯之組織者,不過為業餘家立法事件之法人代表而已,其誓矢推進業餘之雙方通訊,作學術之試驗,利用業餘無線電以接轉電訊,探討高深無線電學術,而以維持高上之道德與友誼為其宗旨。 其主要任務,尤在善為引導業餘家之明敏性,而使其確認其他位之高尚,堪以引徵之先例,如聯盟對於設立普遍全國之標準週率之電台,(Standard frequency stations)用最近世之新式精密測量装置,且長年準時間表發送點畫信號,各地業餘家,得確切的校正其機器。聯盟社通訊區域,分為一三合眾國區,及六加拿大區,由QST或無線電指南上即可尋得己所屬之區域,聯盟社以理事部(Board of Directors)執行之,每二年由合眾國區社員選舉理事一人,加拿大區,每二年由加拿大社員選舉總經理(General Manager)一人,又由各理事中公推社長(President)及副社長各一人,此二人仍為當然理事,如以營利為目的而從事售賣或製造無線電機件者,不得身任社員或聯盟職員。 社長,副社長,幹事,(Secretary)會計,(Treaurer)及聯盟社交通經理(Communicational Manager)等職,由理事部選舉或任命之,以上各員,應成立執行委員會(Executive Committee)以處理部會間一切事務,其權限各有一定。 聯盟社,經理印行QST雜誌,該雜誌每月發行一次,社員各得一分,其性質不過在宣傳聯盟組織內之一切活動之刊物,而實質上則為交換社員之意見,育養社員之精神,然其技術上之稿件,則甚赫赫有名,故QST雜誌,不失為業餘無線電家之聖經,(Amateur's bible)而亦可稱為世界上無線電雜誌之老前輩,該雜誌所得之收入,即作支付聯盟之用動,而社員之經常會費,及QST之訂費捐金等,亦作同一之用途。 (完)
Draba 本文是基於Google Chrome瀏覽器的文字識別以及手動糾正,由掃描件轉錄而來的。 由於不可避免的人爲疏忽與原文的排版問題,部分文字可能有誤(比如文中Mississipi遺漏了一個i),敬請諒解! 原文可以在這裏檢索得到。 讀讀一百年前的文章,瞭解業餘無綫電歷史的同時,驚覺有許多難能可貴的精神得以傳承,甚是感動。 與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