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7LAC 并没有此项计划。hellocq 做为老牌论坛,已经沉淀二十载,hellocq 需要继续延续下去。

现在以 PHPWind 为框架的 hellocq,没办法在新标准的浏览器下获得更好的体验,还有就是移动端的适配。

不过站长有主动提出:“hellocq 与 HamZone 之间如何融合,用起来会更加方便,例如奖状查询、成绩查询、0-9 区奖状申请,这些都可以全部打通,成为一个真正的火腿生态 “,希望更具有开放性。

这几天陆续有一些爱好者们联系上我,在这里记录一下常见的几个问题,持续在这里更新:

  • HamZone 是为了盈利吗?
    • 目前能够填补我服务器和其它维护费用,就已经不错了
  • 热度貌似没有其它论坛来的高?
    • 我不是想拼热度,也不是想抢用户,而是经过五五节活动,更加想实现这个生态
  • HamZone 貌似没有什么特点功能?
    • 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个人的开发精力也非常有限,总会有终点的
  • 以前 Beta 版的帖子怎么不见了?
    • Flarum 框架与以前自己开发的结构不同,后续抽空会转移过来
  • 为什么还是没有移动端?
    • 已经把以前的接口替换掉了,之前开发好的要重新对接,后续将基于 Flarum 的接口继续开发,当然,如果有兴趣,接口都是开放的,欢迎参加
  • HamZone 的主体,为什么是企业?
    • 个人无法开办论坛,企业主体限制较少,站点已经做了大量合规化处理

目前比较期待通联日志和奖状的申请等等。

程序猿路过,需要的话可以为社区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Caius 非常欢迎,方便发送你的联系方式到邮件 emin@hamzone.cn 吗,或者直接点击我的个人页,在头像旁边,添加我的 QQ or 微信

    5 天 后

    rtm009 仅是希望能够升级 HelloCQ 论坛,适应新的前端标准,上面我有提到过啦,不是翻版到这边哈😅

    提几个针对 hellocq 的问题,感觉可以通过 hamzone 来补齐。

    1. 缺乏专业的知识库体系。hellocq 作为专业的论坛,但是缺乏对知识的管理,各种知识散落在每个帖子、回帖下,非常不利用知识的发现和拓展。而业余无线电又是一个综合征学科,涉及的知识广度和深度都很大,如果能通过数据抽取的方式把 hellocq 的精华知识总结,已知识库(维基) 形式管理,对象新老 ham 都是非常好的一种学习途径。
    2. 数据的开放性。以 qrz.cn 来说,里面积累了很多 ham 的中文信息,如果能通过接口数据方式讲这些开放,对于有能力的 ham 来说可以创造很多符合国内用户的使用功能。总的来说,更好的开放性,可以创造更好的生态。

    以上,以后再有想到的再补充。

      BI1NIZ 文中提到的知识库是通过专业的知识管理、知识图谱的形式,能够让知识联动起来

      BI1NIZ 非常感谢您的建议,提到的这些内容,也是我接触业余无线电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阻碍。目前我和这方面契合度较大的,就是站内已有的 wiki 板块,可以方便的编辑和总结现有的知识点,但形成有规模的知识库,还需要大家的力量。

      您还提到的 qrz.com 的接口,我已经拿到了,但具体要如何结合起来展现,需要一定的设计和开发。

        BG5UWQ qrz.cn 完全没有任何开放的接口,有些国内 QSL 地址,需要到 qrz.cn 上对照一下。这个比较麻烦。

        Lynx 暂时没有想到积分系统的具体使用场景,所以还没有开放

        闽 ICP 备 2021006864 号 - 7 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2794 号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社区规范 积分规则 版主规则 中继规则 转载须知 更新日志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友情链接 运营报告 赞助 互联网举报中心
        是无线电,把我们联系在一起